中医基础理论的元神之府-中医元神之府一大脑
所属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 ;脏象(三级学科)
脏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脏象,原作臆象、藏象。“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
象,其义有二:
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象,以应天地之阴阳”(《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注《黄帝内经素》),“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作“藏象”。藏通“藏”。“藏象”今作“脏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学据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
就方法论而言,中医学以系统方法为主,朴素的元素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相结合,以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认识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规律,以表知里,确定“象”与“脏”之间的关系,建立脏象的概念。以病理反证生理,重功能而轻形质,是脏象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特点。因此,脏象的本来含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其内容包括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实际上,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概念,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基于对脏象的这一认识,将脏象学说定义为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中医学理论体系内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综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就是中医学在现代科学分化与综合的结果。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科学体系也在不断地分化与综合。如脏象原规定为生理病理的综合性概念,脏象学说则囊括了中医学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只有病因学而无病理学。
随着对脏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将脏象学说原来的研究对象的生理和病理内容分别开来,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脏腑的生理学归于脏象学说,而将脏腑的病理归于病机学又称病理学,于是,中医病机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科学体系自身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它有助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现代化。
基于上述,本书将脏象和脏象学说原来的概念的外延缩小而作如下定义:脏象是人体内在脏腑机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中医学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以功能活动的动态形象为本,而形体器官和物质构成为从,当涉及“器”与“象”的关系时,着重的不是器,而是其“象”,并且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其器。所以,脏象则以象为本,据象定脏。就这个意义讲,脏象主要指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的征象。
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所构成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不仅都受天地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互相之间也紧密联系,五脏之中各有五脏,从而使人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脏腑的概念:脏腑是人体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它是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学的方法,实际观察、测量而来的。如《灵枢·五十营》对人体呼吸的计量,《灵枢‘骨度》对人体骨骼的计量,以及《灵枢·肠胃》和《灵枢·平人绝谷》等对人体器官的计量等等。《灵枢·肠胃》关于人体食道与大小肠长度比为1:35.5,与现代解剖学所定长度比例1:37基本吻合。可见,当时解剖学记载是符合实际的,其计量也是很精细的。但中医学研究脏腑主要不是从解剖学的脏腑实体器官出发,而是以整体功能为基础,以显现于外的功能现象和联系为基础来确定脏腑的概念。因此,脏腑是一个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不仅具有解剖学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体的功能模型。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根据生理功能特点,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三类。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别论》)。满,指精气盈满;实,指水谷充实。满而不能实,就是说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府通“腑”,有府库之意。从形象上看,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别论》)。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经常充盈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因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但应指出,所谓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传化糟粕,仅是相对地指出脏和腑各有所主而已。实际上,五脏中亦有浊气,六腑中亦有精气,脏中的浊气,由腑输泻而出,腑中的精气,输于脏而藏之。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府,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府”。所以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脏象学说的内容主要为脏腑、形体和官窍等。其中,以脏腑,特别是五脏为重点。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六腑和奇恒之府均隶属于五脏。因此,五脏理论是脏象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
形体,其广义者,泛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包括头、躯干和脏腑在内;其狭义者,指皮、肉、筋、骨、脉五种组织结构,又称五体。
官窍,官指机体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耳、目、口、唇、鼻、舌,又称五官,它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候。窍,有孔穴、苗窍之意,是人体与外界相通连的窗口。官必有窍,窍多成官,故宫窍并称。窍有七窍,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九窍又称九宫,指七窍又前阴和后阴而言。
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脏象学说的研究对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结构上密不可分,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在物质代谢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又与外界环境相通应,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的统一。以五脏为中心,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把握人体,是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脏象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药物、预防等各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医“三焦”你真的了解么?
老鹳,是鸟名,它羽毛灰白色,嘴长而直。一般住在江湖池沼近旁,捕食鱼虾等为生。
这里有个故事。相传,在隋唐时期,我国著名医药家孙思邈云游在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在洞中炼丹制药,为患者治病解疑。由于四川属盆地气候,湿度很大,上山求医的患者中有许多风湿病患者,孙思邈却束手无策。
这天,孙思邈带着徒儿上山采药,忽然发现一只灰色老鹳鸟在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种无名小草,许久之后,才拖着沉笨的躯体缓慢地飞走了。过了几天,孙思邈又见到这只老鹳在啄食这种小草,随后飞走了。奇怪的是,老鹳已无病态,飞得轻巧雄健有力。
孙思邈对身边的徒儿说:老鹳鸟常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病痛,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能治疗风湿病,我们也把这草采回去试用。
风湿病患者用水煎此草服汁,连服几天之后,奇迹发生了,原来双腿红肿的关节,都肿消痛止,可以行走自如了。
喜讯传开,慕名前来求治者络绎不绝,治愈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请孙思邈为小草起个名,孙思邈说:这药草是老鹳鸟认识的,就叫它“老鹳草”吧!
现代植物为牻牛儿苗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牻牛儿苗,或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鹳草,除去残根的全草入药。性味苦辛、平,祛风、活血通络。治风湿疼痛,肢体麻木,关节酸痛,痈疽,跌打,肠炎,痢疾。
据《滇南本草》载,老鹳草可祛诸风,治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等。用法与用量为:水煎内服6-15克干品,或浸酒或熬膏。在民间,运用老鹳草治疗风湿病,由于疗效显著而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扩展资料:
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
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
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
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
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腑学说
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
与脏腑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形自古难明,而其用易彰,为体内最大的气化之腑,元气精微运行之通路,与腠理、膜原名虽异而实为一。
三焦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其作为六腑之中最大的腑,遍布人体上下内外,大无可比,主司气化故又名孤府。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莫衷一是,未形成定论。三焦有无形体一论较有争议,或曰其有名无形,或曰有名有形,现笔者对三焦之形、三焦之用与其论治做详细论述。
三焦之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论? ? 三焦“有名无形”一说出自《难经·三十八难》,云“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此说提出后,有的医家认同而有的医家认为不妥,其中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其认为三焦空有主持诸气之用而无具体形态。
徐勇刚、魏晖在《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中认为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姚荷生、姚梅龄等在《三焦膜病辨治》 中认为“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它的实质应该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一大网膜。 ”
王志红在《“三焦”概念的再认识—与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中认为三焦乃机体内客观存在的气机运动与水液运行的空间和通道, 是机体内客观存在的空隙,包括脏腑间隙、组织间隙、细胞间隙乃至分子间隙所构成的空间和通道 。虽各家众说纷纭,然其意不外乎人身之通道、空隙矣。
三焦之用论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功用必应符合腑的特性,即《素问·五藏别论》所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具有传化、传导、泻而不藏的特性,即通道之性。“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 为三焦气化功用之体现,而其本则因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谷,通会相火矣,故其用有三。
元气之通道 《难经·三十八难》云:“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
正如《中藏经》所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过于此也。”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出乎肾,通过三焦运行于身,上达于肺,与肺吸入的天之清气相合,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布散全身下达于丹田,实现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并促进津、血的运行以及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
三焦与膜原、腠理关系
《湿热论》中云:“膜原者,外近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由此可知膜原的部位内近胃腑,外近肌肉,即处于人身之胸膈处的肌肉与胃腑之间也。而膜原为三焦之门户,故三焦与外界相通于膜原矣。《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之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此即指出腠为三焦通行元气的场所,理为脏腑皮肤之中纹理。腠理实不可分,故并称,且同为三焦主司气化通会肾元之处。理为形而腠为用,腠理非独指皮肤,脏腑之间亦有也,故三焦遍布人体之上下内外。
膜原乃三焦与外界相通之门户,腠理为三焦气化之所,均为三焦的一部分,即三焦主司气化之小局也,而三焦则为人体气化之大局,故三者实而为一。
三焦虚实论治
三焦治法 三焦既为元气、水液的通道,亦为相火的通道,火水并行其中。若三焦阻滞,则会水停、火郁相继或相加而为病,病机虚实夹杂。就其治法而言,三焦郁阻则应“去其阻遏,展布气机”,展布气机可以透邪转气,疏通气机可以去其阻遏。不管是伤寒、温病抑或湿热、痰热都是在条畅气机以透邪,给邪以出路的基础上治疗的。
三焦实证论治 少阳三焦阻遏以实邪郁滞为主时采用温胆汤治疗。温胆汤清胆和胃,但所治病位不仅仅局限于胆胃,而是少阳,是痰热郁结少阳的代表方。温胆汤中竹茹为植物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质地清轻上浮,味甘而微寒,《本草备要》言其“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枳实形小却质重,性善下达以利气,破坚积,泻下焦之热,行下焦之气;茯苓以平渗中焦清气;半夏辛温以荡涤痰浊,消胸中痞,膈上痰,燥以去湿,辛以通气;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以顺气、消痰、去郁之用;甘草以调和兼利血气;姜枣以顾护脾胃,促进气血之生化。诸药相合使痰饮内化,气机调达,三焦通畅。
若寒邪阻滞于少阳三焦,则可用小柴胡汤升发少阳之气,宣畅三焦,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三焦畅达则阴阳和合,邪随汗而出病愈。
三焦虚证论治 若少阳偏虚,则又有偏阴偏阳之不同。当少阳偏阳虚时可采用乌梅丸,桂枝、细辛、蜀椒、干姜、附子以温煦肝阳,佐助肝之升发,黄连、黄柏以清阳郁之化热,人参以补气,当归以补肝体,乌梅以敛肝气,寒热并进,攻补兼用。
若少阳偏阴虚时,可以选用连梅汤以滋补肝阴。方中黄连清泻上焦之热,阿胶、生地以滋肾阴,虚则补其母,补母以生子,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充肝之水源,乌梅与黄连相伍,共奏酸苦泻热之功,而与生地、麦冬相配则有酸甘化阴之效。
三焦虚实夹杂论治 若病机虚实夹杂,则可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条达气机,调和阴阳,清热养津。方中柴胡以去心腹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黄芩以解烦热,天花粉之润与牡蛎之敛相合以生津散结,干姜之辛温以温中散结,桂枝甘草治气机冲逆兼调和内外。
三焦病因、病机并非局限于上,其症候错综复杂,难以捉摸,但亦逃不出阴阳虚实的范围。我们临床时则应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治疗原则,拒绝定式思维,灵活采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的治疗大法,力求见效于临床。
《内经》是如何用阴阳的观点看待世界的
1、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2、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3、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01d0ee3455afa40f4bfb0592"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01d0ee3455afa40f4bfb059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1、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2、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有规律的跳动,需要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3、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
/baike.baidu.com/item/%E4%BA%94%E8%84%8F%E5%85%AD%E8%85%91/38278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五脏六腑">百度百科-五脏六腑
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怎样理解心主神志?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世界一切事物产生、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并且其中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黄帝内经》谓:“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它将天地、日月、水火、气味分为阴阳,它表示了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自然界中最显而易见的运用阴阳来归类事物属性的方法,不仅无生命的事物可以分属阴阳,而且有生命的事物同样也可以分属阴阳。《黄帝内经》云:“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就人体来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除了指出它们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外,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即阴阳两方面各代表了一定的趋向和性态。关于阴阳的两类属性,《黄帝内经》用水火的特性来说明。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因为火性炎热、升腾、轻浮、活动,集中体现了阳性特征;水性寒冷、沉静、下降,正好体现出阴质的本性。
《黄帝内经》认为,不仅事物外部以及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表现出阴阳正反对立的辩证关系,而更主要的是所有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二者对立的趋势,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就是在阴阳相互交感的作用下产生的。所以《黄帝内经》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看成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宇宙的总规律。此即《黄帝内经》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清楚地说明,万物的生成、运动、变化和消亡的根源,不在于上帝鬼神,不是超感性的精神本体,而在于自然界物质内部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阴阳矛盾双方既处在一个统一体中,阴阳之间就必须维持相互联系和相互合作的统一关系,没有阴和阳二者的统一,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此即《黄帝内经》所谓“阳生阴长”,“阳化气,阴成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在人体中,阳主生发,阴主成长,只有阳气生发,气化功能旺盛,始能生精化血,促进形体的生长发育。
阴阳的相互对立,就是说阴阳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这主要是说明阴阳之间的斗争性。由于阴和阳的属性与作用相反,且又相互联结、不可分割,这就必然构成了阴阳两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黄帝内经》谓:“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此“相错”就是指阴阳之间交错地相互作用,表现为阴阳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存在着上下、升降、动静的相互交感,亦即《黄帝内经》所谓的“阴阳上下交争”,这实际上是指阴阳的相互排斥而言。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就是在阴阳相互交感的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看出,阴阳相错包含着《黄帝内经》作者对作用和反作用的直观了解。
因此,事物内部由于阴阳两方面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就促进了事物的消长和转化。即事物内部的阴阳两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制约,一方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而一方不足,也可导致另一方的太过,形成此盛彼衰,彼消此长,虚实相移的现象。如此就推动事物由成转败或由败转成,促进新旧事物的交替,亦即促进事物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并且由新质而产生新量的发展过程。此即《黄帝内经》所言:“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黄帝内经》又谓:“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文中的“相薄”,即相互排斥、斗争之义,是说明阴阳的消长转化过程,是阴阳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阴阳的消长转化,实际上包含着“化”与“变”前后相接的两个过程。其中“物之生”,是指事物的形成、生长和发育的过程;“物之极”,是指事物兴盛到了极点就开始走向衰败,从此使事物渐渐走向亡和极变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说明在事物“化”与“变”的过程中,亦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化”起肯定的作用,“变”起否定的作用。正是由于事物内部这两种对立的力量和因素相互斗争,才推动了事物由成转败,或由败转成,引起新旧事物迭相交替。
《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来说明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和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之间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才能够保持阴阳双方的平衡协调关系。《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平衡协调的理论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对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几方面关系的分析中,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些重要原则,并说明阴阳学说具有明晰的辩证法思想。《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的辩证思维方法,使之与医学相结合,赋予医学的内涵,而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医学理论中,总是运用阴阳的概念将具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加以抽象概括,如将动静、寒热、虚实、升降等分别归属于阴阳,构成独具特色的理论系统。所以,《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它一方面体现了朴素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含义和存在价值,为一般矛盾法则所不能替代。
资源来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心在五脏六腑中占首要的地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位于胸中,有心包裹护于外。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神志的含义是指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从现代医学生理学观点来看,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所主,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为什么中医学里却把脑的作用归属于心呢?这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关系。古人对这些虽缺乏详尽的认识,但也有不少的论述。如《内经》有“精明之府”的记载,李时珍认为脑是元神之府,王清任特别强调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等。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即心主管神志)是将脑的功能隶属于心,这是由于中医的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缘故,它认为脑的功能必须依赖心血濡养,才能发挥其功用,也就是说,精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是心所主,可见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心脏一旦发生病变,往往会出现心悸、惊惕、失眠或烦乱,谵语、神志昏迷或善悲、喜怒不休等证状。如心阳不足,证见心悸、惊恐;心阴不足则失眠、健忘;心阳偏亢则哭笑不休或发狂;邪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证见神昏谵妄,舌强不语等证。 另外,从临床用药看,清心泻火的药,如牛黄、犀角等也都有镇静的作用,所以,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志。 资料来源:《中医基础理论问答》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脏象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形体官窍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奇恒之府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气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精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血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章 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章 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第八章 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发病机理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节 经络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节 预防
《中医基础理论》[附录]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五运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