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神在哪个位置-识神和元神都藏在哪里了
普通人没有元神的。
元神是大脑最高级最核心的功能,但是又不仅仅存在于大脑之中,而是分布在身体各处,比如说,身体能感知痛感,而痛感这个感觉又是不为思维、意识所改变的,这就是元神功能的具体表现。道学认为,人类的本质,在于元神,而元神,则是最贴近于“道”的生命特质。
用道学观点看,“神”是人类生命的最高的升华部分,用离卦表示。其中,内里的一横阴爻代表元神,表示元神深藏、隐晦难识的特性。两横阳爻表示识神,表示识神发散在外、变动不息的特性。
元神与识神
道教的发展深受佛教影响,在元神问题上,道佛交融的最大视点是元神、识神说。“识神”一词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但多在纯佛教的语境下使用,元神与识神的关联出现可能较早见于南宋蒋叔舆《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或入地狱,镬汤火然,万劫长夜。
受无极苦,惟是受业识神,罪魂尸魄,受此业报,于汝元神,有何荣悴?”业报轮回的是识神,而元神则清静自在,此元神类似于佛教所说不生不灭的法性真如。
梦游是怎么回事?
区别:
佛学与道学还是有差异的。
1、首先是教理上有所不同,佛学修证主要是证得本心,佛家认为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与佛无异,只是因为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其根本就是围绕那个众生平等无异如来藏来修证。而道家则期望通过修行肉身能长生久视,最终目标是修得阳神出壳,成为大罗金仙。两者都说明心见性,但实者概念差异极大。仙鹤兄言之有理,在千年文化的传承中,两者相互影响,双方部分术语相同。但实际上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道家偏重于自我修证,尽早成仙。佛家更偏重于普度众生,菩萨为众生故,生生世世不离世间教化。
2、修行方式上的不同。由于目标的不同,在修行中,道家更重视肉身健康的修行,步步都以身体变化作为考核指标。而佛家则偏重与对心的修证,将吾人心识细分为八识,其八识各用功用。然目标则是证得真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真正的本际,能生万法的第八识如来藏心。并依次修行最终证得佛地。其本质差异还有很多,但基础都要求从做人开始,集功累德修集证道资粮。在宇宙实相中,一定只有一个最正确的方向。某学认为佛学还是较道家究竟。当然末学修学道学时间不长,了解可能不够深入。若有不同意见可以大家讨论。关于藏密是佛法分支一事。末学认为此概念仍需众行者仔细检点,研究佛典做最终的判断。何故?藏密,其所谓教义和正统佛教经典内容多有出入,相较显宗经典矛盾重重。表相差异,容许双身邪*修证,可食肉,妄言神通无量,诛迁法(妄言将人杀,通过法事能让者往生佛国);以上和显宗教义全部相左,佛祖金口所言众生持戒内容,在藏密均可接受。教义差异,藏密不承认有第七、第八识,而期望将妄心意识净化为清净的本我。这和佛法真意差之千里。而藏密之法均不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但藏密后人确称,此“高深大法”较显宗更为殊胜。末学思维,这处处和显宗矛盾的藏密,岂不是说本师四十九年所传佛法都是错的。
世间是先有佛还是先有道一,道是永恒存在的,佛只是悟道者。二,道家在春秋之前即有,佛家在此世是在春秋时期由释迦所创,应比道家晚。
也就是说:
1.世界上先有道,佛源于道;
2.道比佛复杂,佛比道直接;
3.道讲道理,佛讲真理,但道理在好,不如真理;
4.道修身性,最高目标九九天劫,佛修心性,最终结果证得涅磐;
5.道最高也没脱三界六道,即使九九天劫也在三界六道自由穿梭,还要遵守天道,不能胡闹。而佛却超越三界六道;
6.道重元神,佛没有元神,佛家把原神称为识精元明,是由于妄想产生的意身,没有完全摆脱。
联系:都是讲的人生哲理。是同一时期文化相融而出现的。
佛 [fó]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西域传》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译成汉语应为“布达呀(二合音)”即“佛陀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圆满”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圆满成佛。
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似乎有所统御,一切不约而同,统一尊循,无有例外。这个(假设的)统御者,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恒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强名曰:道。
道,非道,亦非非道。道只是古人为了方便而使用的一个名称,简而言之,道只是一个名称,只是一个字,而不是道的本质。它本无名,可以叫它TT,也可以叫它YY,也可以叫它道。名为TT,即不是TT,名为YY,即不是YY,名为道,即不是道。
古人把它自己如此,这样,那样,强名为道。今人认为道就是道,忘却了它的本,而抓住了它的末。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义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义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有名有象事物,因为那不是永恒的道。大道产生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於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口头上的空谈,而是实际的存在。
《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管子·君臣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管子·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周易大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又是指基本规律。此外春秋时期也还有“天道”的说法,《春秋左传》即记载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天道”即天之道,特指与天象有关的自然规律。老子之道的含义在保留道的多种多样的同时。他更把道作为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时又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用,即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道家黄老之学是“推天道以明人事”;道家老庄之学为代表的道家之“道”,偏重于谈宇宙本体及万物起源的问题。所以,虽同属道家,但是侧重点不同,在哲学与美学中也具有不同的重要含意和特色美观。
以上这些有关“道”的说法,可能分别代表道的不同的含义。广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个,故老子说“独立而不改。”俗语云:“条条大路通北京。”即是说“道无不在”,无所不通。
经商有“生财之道”,企业有“经营之道”。健康有“卫生之道”,生活有“养生之道”,做人有“处世之道”,《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俗话说:“各有各的道。”可见这个“大道”与人生关系之密切。
中华道家说,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鱼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样。所以许多人生活之中,到处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自古以来,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凡是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人物,也许他不知“道”为何物,或者也许不了解中华道家,他的所作所为,一定符合于大道。
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万物、人类,何处非道之所在。“大道”之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是无所不在。身为地球人,应当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长存”。
不知道人后是原神还是识神谁去投胎了
梦游是指在睡眠期间,人们表现出自动行为或移动的现象,而在醒来后对此没有任何记忆。梦游通常发生在睡眠的非快速眼动期(非REM睡眠)中,这是睡眠周期中较深的阶段。
在正常的睡眠过程中,人们会经历多个睡眠阶段,包括非REM睡眠和快速眼动期(REM睡眠)。梦游通常发生在非REM睡眠中的第三和第四阶段,这些阶段被认为是较深的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大脑的活动相对较慢,身体的肌肉活动也相对较少。
具体的梦游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梦游者可能会坐起来、走动、甚至进行复杂的行为,如打开门窗、整理物品等。他们的眼睛可能是睁开或半开的状态,但通常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方向。梦游者通常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梦游,也不会回忆起梦游期间发生的事情。
梦游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可能的因素与其发生有关:
遗传因素:梦游在家族中可能有遗传倾向。
睡眠不足或不规律的睡眠:缺乏充足的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增加梦游的风险。
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问题、压力和焦虑可能与梦游有关。
酒精或药物的影响:某些药物和酒精可能导致梦游或增加梦游的风险。
睡眠环境的变化:在陌生的环境或床上睡觉可能引发梦游。
对于梦游,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除非它变得频繁、严重或对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梦游对你造成困扰,建议咨询医生或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评估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建议或治疗方案。
人的灵魂在哪里
元神——八识、阿赖耶识
识神——包括未那识与及第六识
元神是识神的载体,没有元神是不可能有识神的。
识神的前六识在时就灭了,但是,属於识神的未那识从无始劫来就已经在了,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是「恒」常的审察思量一切法。成佛之时,未那识转为平等性智。
八识规矩颂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人之时,元神(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它负载起识神的未那识一起离开败坏的肉体进入六道轮回。
人之后,由於未那识执著於生前的肉体,从八识的种子中生出幻身、前六识。这个新生出的「身体」是无形的,被佛教学者称为「意生身」、「中阴身」,一般人称其为灵魂。
不要把灵魂与科学上的能量(电磁波)划上等号。不明白之人通常胡套把灵魂说成是能量,能量没有载体会一下子消散的,但是灵魂却不会。灵魂在某一个地方「显现」的时候,那个地方的能量通常会给灵魂吸收一部份,灵魂的周围由於能量的失去,会令周围的空间温度下降。所以,当人进入一间闹鬼的房子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房子比外面的温度低,会感到冷,体毛会耸起来(能量不稳导致的电磁作用)。
我承认灵魂是有重量的,因为这个已经被科学家所证实。但是,灵魂在什么位置我还真是没有研究过。不过,我不认为灵魂在脖子以下的位置。当然,你非得拿出刑天来跟我理论的话,我就没辙了。我的理由是,灵魂支配思想,如果没了灵魂的话,人肯定就没有了思想或者思考的能力了。那么,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的头颅被砍下后的3-5秒内,还是可以有思考能力的。科学家就做过一个实验,跟刑犯约定好,当他的头被砍下时,如果有意识的话,就向科学家眨眼睛(具体几下我既不清楚了),最后的结果是,他做到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