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为元神之府是谁提出的-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是哪一位医家

是头部问题。有可能是癫痫的一种。有可能是遗传。下面的东西你看一下。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去大医院看,你才23,要珍惜自己的身体

中医看癫痫

中医认为癫痫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病叫“羊羔风”、“羊癫风”、“猪婆风”等等,叫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根据对病人发作症状的直观认识来起名字。很显然,这其中也贯穿了一种基本思想,即抓住了癫痫病人发作时抽风这个基本特征来进行概括,虽说不上是科学的概括,也没有抓住疾病的本质特征,但却是以症状为依据的。

中医传统上把癫痫称作痫证或痫病,癫痫是后来的叫法。早期医书上,医家多把癫、狂、痫混称,没有划出一个分明的界限。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癫、狂、痫均属精神、神志方面的疾病,但三者又各有其显著的特征。癫和狂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以动作失常、情感障碍、幻觉幻想、意识紊乱为基本特征。医籍中多以阴阳不同来划分癫和狂,精神抑郁,静默痴呆,语无伦次者属阴,为癫症;精神亢奋,狂躁刚烈,打骂破坏者属阳,为狂症。痫症则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严重者一发作就会猝然昏倒,不醒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发作过后又和正常人无异。

严格讲,传统中医并没有给癫痫下一个很准确、很科学的定义,虽然祖国医学对癫痫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例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列有“婴儿病痫方”专条,较为详细地记载着用“雷丸”、药浴治疗癫痫病的方法,并分析了“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腹大”等一些证候特点,但始终在理论概括上没有一个系统的说法。

中医如何认识癫痫的发病原因?

传统中医很早以前就对癫痫的发病原因做过解释和分析,其具体内容散见于医学典籍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先天因素:

这种认识类似于西医说的原发性癫痫。传统医书上把它称作“胎痫”,意为胎里带来的。譬如大脑发育不全,脏腑功能先天不足等等,当然还包括遗传因素在内。

②饮食起居因素:

多指饮食不注意节制,冷热无常,寒暑侵入。比如经常过量食用肥腻的食物,暴饮暴食,过多食用生冷及不卫生的食物等,都可能成为病因。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都要靠津液气血输布,而这些全靠脾胃功能完成。饮食无节制,造成运化失职,积成痰饮,蒙蔽心窍,必然引起癫痫。

③精神因素:

是很重要的发病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突然受到惊吓,心情长期抑郁,过分的激动、愤怒、伤感等对人造成精神刺激和精神创伤,形成发病的内环境。《黄帝内经》上说过,愤怒容易伤肝,过分的喜悦容易伤心,思虑过多会伤脾,忧伤过分会伤肺,恐惧太甚易伤肾。过度的精神刺激会造成体内气机紊乱,导致脏气不平,特别是突然惊恐,更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④劳作因素:

劳作失度也是致病原因之一。用脑过度必然造成大脑亏损,心神失养,强度太大的体力劳动往往使人体力不支。在这些情况下,病邪极易侵入,因为此时人体抗病能力降到最低。传统中医典籍上的劳,还特指房事不节,本虚而致病。

⑤跌仆产伤:

指的是发生意外造成的伤害和小儿出生时受到损伤。

这些伤害极易形成各种内外伤害,尤其是脑部受损,如遇到适当条件,便会导致癫痫。

除以上病因外,中医认为:许多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会转为癫痫。上述各项为什么会以癫痫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癫痫病是脑病还是脏腑病?

中医典籍上把癫痫称作“癫疾”、“颠疾”。有些医书据此而下论断说早期的医学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癫痫病是大脑的病,理由是“颠字的意思是头顶,也就是头。”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还缺少确凿的论据,要弄清癫痫病是脑病还是脏腑病这个问题,还得做些必要的讨论。

中医典籍上比较明确地提出癫痫病是脑部病变的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曾比较系统地阐述过他的观点:癫痫病发作是元气一时不能向上转入脑髓,病人抽搐时正象是活人脑袋。说他是活人,腹中有气,四肢抽搐;说他是脑袋,脑髓没气,耳朵聋了,眼睛向上翻就象人。有的人先喊一声然后抽搐,是因为脑中无气,胸中的气没地方走,突然冲出来。正抽搐的时候,胸中有漉漉的响声,是因为津液还在气管里,脑袋无气,因此有这种声音。抽搐后头痛昏睡的原因,是气虽然转到脑子里,但是还不足以使人清醒。他从大发作的症状入手分析,证明了大脑是发作的根源。虽然他的分析并不象现代医学认识得那么透彻,但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祖国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把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称为“五脏神”,而把脑作为“总众神”的神。认为五脏神气通于脑,五脏神气之所以能上通于脑,是以经络为传导之路的。也就是说,五脏能够通过经络与大脑联系在一起。

近代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医学说的发展,人们对于癫痫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基本上统一了认识:癫痫病是脑部病变引起的。脑部病变分两种情形,一是大脑本身发生病变,二是脏腑病变引起大脑病变。这也就解释清楚了为什么中医治疗癫痫病主要从肝、脾、肾三脏立论这个问题。

脏腑病变为什么能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病?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脑统领全身,它用来维持功能的气血、脑髓等必须靠五脏来生产、供应,也必须靠五脏的功能来协调。这样,一旦脏腑产生病变,必然会传导至大脑,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病。

心脏病变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脏的作用是主持血液循环,它向泵一样不断地把血液供给大脑,以维持大脑的正常机能。大脑正是靠心脏提供的血液来维持本身的健康,进行生理活动,支配人的意识、思维、情感和运动。

心脏出现下列情况都可能引起脑病,导致癫痫:心血不足,心脏功能衰竭,不能满足大脑供血,大脑因缺血缺氧便会出现功能障碍;心血管瘀滞,出现供血障碍,大脑失去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保障,也会导致大脑发生病变。传统中医也认为痰迷心窍,心神无舍,可引起大脑病变。

肾病为什么会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精化生脑髓,从而使大脑充实不竭,保证脑功能正常,因此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中医有些治法,比如填精益髓、补肾健脑,就非常能说明肾与大脑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肾脏出现下列情况都可能引起大脑病变,导致癫痫:肾脏先天不足,不能生成足够的精髓,使大脑发育受到影响,自然形成脑病;久病不愈,肾脏亏虚,得不到所需的滋养和补充,引起脑室空虚;肾劳过度,达不到生理平衡,形成肾精不足,引起脑髓不实;肾有病不能主水,多生痰饮,上犯脑神,出现昏迷、抽搐、头痛等症状。所以,有些专家认为各种癫痫都是肾经病,确实有一定的理由。

肝病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肝脏的功能在于调节血液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它对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肝荣则脑健,肝衰则脑病。反过来说,人的感情和肝脏关系极为密切,比如怒为肝志,怒则气血逆乱,逆乱之气血易随肝气勃发而上举,使脑部发生病变而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等症状。

《内经》上说各种抽搐,都属于肝病。肝脏出现下列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脑部病变,导致癫痫:肝脏主管疏泄,对调节大脑血流量和疏通气机起关键作用,肝阳上亢,化风内动,能上扰清阳,也会挟带痰浊逆动,蒙蔽心神,激起大脑病变;肝气郁结,疏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会造成情志不畅,也极容易化为邪风,上犯大脑引起昏仆、抽搐等病症。

脾病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认为,脾主管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脏生理功能正常,其他脏器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功能。《灵枢》上说五谷津液通过脾脏转化为营养物质,再运送到身体各部位,补充脑髓。

由上可见,脾脏有病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脾运化失职,大脑失去必要的营养物质,导致功能失调。脾病还会直接引起胃部消化不良,生热、生风,生痰浊,导致大脑病变从而形成癫痫病源。

肺病为什么会引起脑病导致癫痫?

中医学说认为,肺主诸气而司呼吸,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输布到机体的各部分。由此可见,肺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了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肺部发生下列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脑病,导致癫痫:肺主气,气助血行,气虚滞容易形成大脑气血难以得到补充的病理现象,从而使大脑功能产生障碍,发生病变;肺气不利,浊气上逆,干扰清明,也会导致功能紊乱,而出现昏迷、倒地等症状。

传统中医把癫痫病分为几类?

传统中医著作中,医学各家对癫痫病的分类驳杂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按病源分:

也就是按照得病的原因对癫痫进行分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明代方贤的五分法。他在《奇效良方》一书中,把癫痫分为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五类。这种分法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按发作时患者发出的叫声分:

持这种分法的代表人物是宋朝名医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根据发作时患者发出的叫声,把癫痫病分为五类:犬痫、羊痫、牛痫、鸡痫、猪痫。这种分法当然是不科学的,如果发作时不发出叫声,便不在五类之中了,可见分法不严谨。

(3)接五脏所属分:

就是看患者发病源于哪一脏器,也就是说是哪些脏器病变而引起癫痫。这种分法应是从病理和症状这个角度考虑的。

这种分法,明朝医家鲁伯嗣是代表。他把癫痫分为心痫、肝痫、肾痫、肺痫、脾痫五种,并附带说明了发作症状。他在《婴童百问》一书上解释了他的分法。面红、眼睛直、吐舌、咬牙、烦躁不安、气短的叫心痫;脸和嘴唇发青、眼睛向上看、手脚抽搐、腰背硬直的叫肝痫;脸发黑带有晦气、眼睛向上看、嘴里吐沫、身体僵直如尸的叫肾痫;脸白如土、眼睛发直、象受了惊吓似的跳动摇头、嘴里冒沫的叫肺痫;脸色发黄、眼睛发直、肚子胀、下泻、四肢僵硬的叫脾痫。

把发作症状和病理结合起来给癫痫病分类,基本上可以从中医典籍上找到理论根据,也符合中医的临床观察经验,确实有独到之处。所以,后世医家也有人沿袭这种分法的思路,加以提炼,提出新的分法。

(4)按阴阳分:

是癫痫分类中最简洁的一种,只把癫痫分成阴痫、阳痫两类。阴痫属于虚寒症,患者体质虚弱,每次发作时间较长,发作周期也长。阳痫属于实热症,一般情况下患者体质比较强壮,每次发作时间较短,发作比较频繁。

现代中医如何给癫痫分类?

现代中医根据中医典籍的分类方法,对癫痫病有了更明确的分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

(1)分为阴痫、阳痫或者实证、虚证两类。这种分法实际上是继承了传统中医的阴阳两分法。

(2)把癫痫分成风痫、惊痫、痰痫、食痫、热痫、瘀痫、虚痫、虫痫等类,是根据病因来分类的。上述几类,散见于医籍中,古代医家已有论述,只是未加系统概括。现代医家经过加工整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这其中有医家独到的见解,但总体上说来还是对古代医学思想的继承。

(3)把癫痫分为肝风痰浊、肝火痰热、肝肾阴虚、脾胃虚弱四类。这种分法,从肝、脾、肾三脏立论,体现了当前中医对癫痫病病因的基本看法,切中了要害,抓住了主要矛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分法。

对癫痫病较好的中医分类是哪一种?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主张将癫痫分为风、惊、痰、食、虚、瘀、滞七类。因为这种分法直接抓住了病因,与发作症状结合,对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且非常具体。现将各类癫痫的主要症状和病因分述如下:

(1)风痫

症状:脸色发青、发紫、脖子发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眼向上看、肢体僵直、抽搐吐沫。发作前有头晕目眩、头痛、恶心、肢体麻木等前兆。

病因:肝阳亢盛,有痰火,感受风寒,闭阻经脉;或肝功失调,风寒外侵,肝风内扰,血虚郁闭。

(2)惊痫

症状:突然昏倒、神志丧失、肢体强直、抽搐,多数发作前惊叫。轻者神志不清,神情呆滞,有无目的行为。

病因:胎儿腹中受惊,先天胆气不足,或出生后暴受惊吓,则遇适当条件发病。因高烧惊厥,治不及时或未治愈而转为癫痫。因肝肾虚弱,经受突然刺激或长时间强刺激,受惊发病。

(3)痰痫

症状:发作时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口吐涎沫或口角流涎、脸色发青、口唇青紫、手脚抽搐、身体僵直,并伴有异常叫声。

病因:一是温热积久,灼伤津液,蓄成痰饮。二是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积为痰饮,或由进食生冷油腻过多,消化不良,积为痰饮,遇诱因发为癫痫。

(4)食痫

症状:脸色发青、脘腹胀满、腹痛、恶心、呕吐、大便秽臭或便秘。发作时两眼发直、四肢抽搐,重者昏倒、口吐涎沫。

病因:一是小儿哺乳不节,伤及脾胃。二是母乳有问题,或者含有较强的刺激成分,如酒精或副作用较强的药物成分等,伤及小儿脾胃。三是常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尤其易转为痰痫。

(5)虚痫

症状:平素脸色发白或脸色晦黯,常头晕目眩、腰酸腿软,或肢体乏力、耳鸣、失眠、精神萎靡不振。发作时突然昏倒、两眼失神、四肢颤动或抽搐、大小便失禁,或者神情呆痴,无行为意识。

病因:一是先天不足,脏器不健,若生活调理不当,遇饮食、寒热、情感等刺激因素发病。二是久病不愈,造成肝肾亏虚或脾胃虚弱,肝肾亏虚导致精血不足,脾胃虚弱造成运化失职,饮食聚积生痰,蒙蔽清窍。三是外伤、产后失血过多或贫血等因素带来不足之症。四是积劳成虚,不胜外邪。

(6)瘀痫

症状: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全身抽搐或者一侧肢体抽搐、局部肌肉抽动、两眼直视或向一侧斜视,有时伴有尖叫声,有些患者会出现精神症状,发作过后体乏无力。

病因:一是脑外伤或是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变引起综合征。二是部分脏器由于出血等原因造成瘀证,影响血液循环。三是气滞脉络,造成气血不畅。

(7)滞痫

症状:发病前常表现出忧郁、焦躁、容易生气乃至发火、胸满腹胀或者腹痛难忍。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轻者失神、脸色苍白或蜡黄、目光呆痴、面部肌肉抽搐或嘴角不自觉地蠕动。

病因:一为气滞,心情不愉快,或者怒气难消,肝气郁滞,或者气滞胸膈。二为脾胃失调,多生津液,阻遏气机。三为肠道不畅,清气不举,浊气难下,或因宿便滞留,津液难通,浊气上逆。四为经脉阻滞,气机不畅,甚而导致清窍失养。

心主血脉的基本条件?

人类对于方法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而思维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又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同时伴随和包含着一部思维方法演进的历史。这部思维方法演进的历史,不但包含在科学的发展史中 ,而且包含在政治 、经济、文化、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及军事等具体部门的发展史中。人类从古到今的方法观,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对已有思维方法进行扬弃的过程。

恩格斯曾经指出:“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5页,第46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同时,他又说,每一时代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 ,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同上书)。21世纪面对已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我们急需建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法。当我们着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如恩格斯说的,“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必要的”。回顾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并从人类思维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寻找具有规律性并可资借鉴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思维更适合于时代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思维所具有的不同内容和形式,我们可以把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去考察。科学思维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科学思维方法都经历着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由各种科学方法组成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也经历着历史的演变,呈现历史阶段性的特点 。古代科学 ,近代科学,现、当代科学不仅是科学水平、科学体系和结构上的几个阶段,也是科学思维方法上的几个阶段。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无论就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还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说都具有历史的性质,必须作历史的分析和考察。

一、古代社会人类的思维方法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地球上的人类已存在了几百万年,人类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所产生的人类原始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具体性和直观性,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进入古代社会,人类的思维比起原始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并有了和原始思维很不相同的思维特点。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人关于方法的论述,可追溯至公元前8世纪的西周时期。西方国家关于思维方法的最早 、最高的成就,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欧洲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小国希腊产生的。古希腊罗马时期所形成的科学思维方法,成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发源地,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时期较系统提出科学思维方法的代表性人物。?我国在西周时期的史伯最早提出,“五行学说”,即世界万物由水、火、木、金、土五种要素组成 ,五种元素相生相克 。同一个时期产生的“阴阳说”则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就是说,阴和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事物生长,衰亡的本质,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八卦”说又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都是由阴阳的不同排列所导致的。

上述阴阳、五行、八卦的思想,虽然不无神秘色彩并有许多非科学之处,但其中确乎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它们是中国古代先哲关于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的最早期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方法观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中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数学、天文学的发展。它们成为不同于古希腊哲学体系的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体系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史和科学 技术史上 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以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先导,诸如冶铁术的发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把手工业技术规范化的著作《考工记》的产生,天文学中四分历的使用,十进制和筹算制度的完善,《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等等 ,这一切的进步推动了诸子百家争鸣 ,也促进了思维方法的发展。

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荀子的思想方法,他在《天论·劝学篇》中提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强调,人自身的能力有许多局限,要克服这些束缚和局限,必须善于借助于客观条件,扬长避短讲求正确的方法,运用得力的工具和手段,人的能力就可以增强,聪明才智就可以得到发挥,就能够“制天命而用之”。在公元前3世纪,当人们还不能摆脱对自然的膜拜 、畏惧与屈从的时候,荀子就积极倡导人们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的力量,认为只要善于学习、方法得当,就能做到“人定胜天”。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维方法,无疑对于人们放弃对“天”的消极依赖,积极研究与发展胜天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论及人的修养时 ,荀子也作了精辟的论述 ,他说:“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 ,莫径由礼 ,莫要得师 ,莫神一好 。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荀子·修身篇》)一句话,对待人们性格上的各种缺陷,要对症下药,用不同的方法克服不同的缺点。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合乎“礼”,都应得到老师的指点,都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这种辩证的思想方法,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光辉!

这一时期产生的很有影响的三部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是当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在军事上作战谋略与方法的军事论著。后来它们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于世界。这几部兵法虽主要论及军事,但却包含着许多可资指导一般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其中的不少论述,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不厌诈”,“赏罚鲜明”等,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进而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在生产工作与生活中 ,“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等兵家智慧也深入人心,以致被当代国外的一些企业家、管理学家视为座右铭,并从中汲取智慧,获得教益和启发。

概而言之,这个时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并开始急切地认识自己周围的世界和人类自己。这时也才真正开始了对人类思维科学化的自觉探索。这一时期的人类对思想方法的科学探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语言文字的研究

大约距今30万到50万年的时候,人类逐渐形成了说话的能力,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到了古代社会,文字的产生,则标志着抽象思维的形成。尽管是最初的象形文字,也说明人类找到了可以抽象的代表事物的符号和形式,形成了表达抽像概念的能力。

进入古代社会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使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规范化的重要性。公元前4世纪 ,古印度的巴尼尼写了《梵语话法》;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第欧尼修写了《希腊语法》;公元1世纪,我国汉代的文字学家许慎撰著了《说文解字》。这些语言文字学著作告诉人们哪些字代表什么意思;哪些词应该怎么用;以及说话写文章应遵循什么规则,怎样才能把思想表达得更完整,更准确。古代社会在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人类思维的规范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另有一些学者则不专门研究语言,而是研究修辞和文法。在古希腊作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普罗泰戈拉等,则侧重于教人们如何讲演,如何辩论,辩论要讲究文法,注意修辞。这些“智者”对语言学、对思维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们也引导并启发 了人们应如何思想等问题。

2.哲学理论对思维方法的有益探索

古代哲学对思维方法的探索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思维的来源。有人认为思维就是自我的回忆,有人则认为思维来自上帝或神灵的启示 ,有人则认为思维主要靠感觉 ;二是关于思维的作用。古代哲学主要强调理性,也就是高于感觉的抽象概念的作用;三是关于思维的器官。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像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里特都认为思维的器官是脑 。中国的孟子和 荀子则认为思维的器官是“心”,所谓“心之官则思”。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特别是没有人体解剖学作依据,当时哲学对思维方法的探索,一般来说都属于一种直观或猜测。

3.对思维方法的研究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对思维方法的研究。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名辩之争,对名与实,即概念和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辩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综合了各家的观点,提出了“明故”,即分析原因、条件;“察类”,即明确种类关系等推理方法。孔子也提出过“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等类比的方法。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代印度,也产生了“因明”学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古代逻辑学说之一。

古希腊学者大多集哲学家和科学家于一身,他们通过自己对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为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引入了不可或缺的要素——方法论,从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思维方法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当推古希腊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人物 ”的亚里士多德,他总结了古希腊学者对逻辑问题的研究,完成了逻辑方法论,他不但把逻辑确立为科学方法 ,而且首次提出逻辑范畴 体系和范畴学说。第一个给概念分类提出了十个基本范畴,创立了“三段式”为主的归纳——演绎方法。他还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方法的专著《工具论》。亚里士多德首次将思维方法上升为一整套系统的理论,被后人称为形式逻辑,“五·四”前后中国学者又称之为“论理学”。

在古代社会中,观察、归纳等方法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演绎的方法。因为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都很低,主要的认识任务,是从质上区别客观事物。这也就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思维方法的特点,就是没有足够科学根据的,带有朴素直观和猜测性质的,以形式逻辑推理为手段的广泛思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是集中的代表。比起原始思维,它是进步了 ,原始思维是具体的 ,而这时已上升到抽象。

大家知道,数学和天文学是从古代埃及和巴比伦传入希腊的。但是古希腊学者对这些知识作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考察和研究,他们从倾向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制定了科学知识是理性以抽象概念形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原理,规定了知识的可证明性、精确性和必然性等规范,因而在世界上第一次创立了科学思维方法论。这使他们在当时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民族 ,为人类科学认识的 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追本溯源,我们今天的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两个历史渊源,这就是古代形态的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正是这些朴素简单的方法,构成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最初的胚芽。

二、近代的思维方法

古希腊积累起来的内容丰富,领域宽广的科学知识,在欧洲中世纪由于教会的野蛮统治,各门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西方科学发展处于长期的低潮,被人们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人类理性的“蒙昧时期”。这些科学知识几乎全部被遗忘了,在近千年的时间中,欧洲各方面的发展都很缓慢,而这个时期的中国,在天文 、地理 、数学、医学等各方面却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产生了 被国人津津乐道的“世界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版印刷。12世纪金朝的医学家张洁古还明确提出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等都是脑的功能的观点。然而这个时期的中国,由于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伦理文化,加之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轻视科学技术,视科学技术为“奇技*巧”。统治阶级科举取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知识分子也远离科学技术。学者们更注重的是对伦理问题的研究,而在科学中有创见的人又偏重经验而忽视理论,这种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相分离的状况,使中国在这一时期没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论,在思维方法上,也没有能做出显著的贡献。

人类思维方法的重大进步是从14世纪末15世纪初开始的。14世纪末,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水力、火力发动机等新技术开始使用;脚踏的纺车和织布机、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纸传到了欧洲;造船 、建筑技术也大大进步 ;“科学也大踏步地发展起来”,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大放异彩。

这个时期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实验、观察的方法被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研究已经从搜集材料阶段进入整理材料阶段,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初具雏形。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年)根据实际观测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勇敢地向神学和古代托勒密主要靠主观推算得出的“地球中心说”挑战,指出地球不仅作自转运动,还环绕太阳转动。同年,荷兰人维萨留期(1515-1564年)在对人体进行解剖实验的基础上,发表了《论人体构造》一书,纠正了以前对人体的许多错误看法 。在此期间 ,著名的自然科学家 、画家达 ·芬奇(1452-1519年)利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栋梁所能承受的重量与栋梁粗细和长度的关系。法国天文学家刻卜勒(1571-1630年)在他的老师第谷·布拉赫进行的 大量天文观测的基础上 ,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天体学说 。到了17世纪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年)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统治物理科学界一千多年,被奉为物理学界权威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重的物体先落地”,也就是“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观点,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他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 ,抛体运动以及摆振动的定时性规律 ,经典物理学的集大成者——牛顿( 1642-1727年 )在伽俐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他还进一步发展了刻卜勒等人的成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在光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明朝也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一些运用实验方法的范例,例如,杰出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长达52卷的医药学名著《本草纲目》,纠正了《黄帝内经》一书中的不少错误,他还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认为人的大脑有思维的功能。

总之,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科学大大地向前发展了,科学的发展,证明了实验、观察方法的有效性和巨大威力。

生产和科学发展对实验、观察方法的依赖和验证,使一些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从理论上对实验论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 ,发表了著名的逻辑学著作 《新工具》。他指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只注重演绎不注重归纳的旧思维方法已过时了,认为科学必须探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最重要的方法是实验的方法。而实验是有计划的,必须一步一步地归纳实验结果,最后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着重研究了经验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提出了所谓的“三表法”:共存表、差异表、比较表。通过这些表,借助于排除的方法,以求找出事物发展的真正原因。培根的这些思想,被19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发展为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即求同法、差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培根建立了归纳逻辑,揭示了实验方法的特点和巨大作用,所以马克思称他是“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由于把具体方法上升为理论进行研究,使实验论证的方法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更多的科学家开始自觉地加以运用 。这又使分析 、归纳、分类、演绎等逻辑方法也得到了充实和发展。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1627-1691年),在物理实验中,运用单因子分析法,发现了气体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定量规律;在化学研究中,运用归纳和分析方法,开始了分析化学的研究。瑞典生物学家林耐(1707-1778年)对搜集到的大量生物材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对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牛顿也曾把当时对力学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一个演绎体系,写成了经典物理学的一部重要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个时期,数学也有了长足的进展,1614年耐普尔提出了对数计算法,1637年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公元1596-1650年)创立了解析几何,后来牛顿、莱布尼兹分别创立了微积分。前面讲过,数学方法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进行思维的重要方法。这个时期数学方法的作用更为突出了。它为科学实验方法提供了进行定量研究的工具,并且成为抽象论证和推理的另一途径。

当时的实验方法主要是归纳,数学方法主要是演绎。虽然这两种方法常被一起使用,但并未真正使归纳和演绎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两种方法都是服从于一个目的的,就是把一个个的事物或过程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然后来进行研究。

奇恒之腑的脑

心主血脉功能的常见表现

心主(主宰、主管、主司之义)血脉的生理功能,首见于《素问·痿论》所说的“心主身之血脉”。其涵义,若合而言之,即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的生理作用。若分而论之,包括心主一身之血和心主一身之脉。全身的血,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而在脉中运行于周身,从而发挥濡养作用。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全身的脉,均与心脏相连接,网络于周身,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故脉有“血府”之称。 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环无端,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心气充沛与否,在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活动中至关重要,诚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因为“心主血脉”是针对心脏、血液和脉道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而有的,故这一系统功能的是否正常除取决于心气充沛与否外,还与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有关。如血液亏少,则血脉空虚,甚则血不养心;脉道不利,则血行不畅,甚则心脉痹阻。由此可知,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为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其外在表现主要是脉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的感觉等四个方面。这是因为心在体合脉,其华(生理功能在外表现的华彩)在面,开窍于舌,居于胸中的缘故。如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若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时,则脉象、面色、舌象等可见异常现象,心胸部也会出现异常感觉。如见面色不华,舌质淡胖,脉象无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者,多为心气虚损;面色晦滞,舌色紫暗,脉象沉涩或结代,(脉律不齐),心前区憋闷疼痛者,多为心脉痹阻。此外,心的其他病证,凡影响到心主血脉功能的,每可从上述四个方面得以反映。如心火亢盛(属实火)或心阴亏损(属虚火),可使心搏加快,脉道扩张,故均可出现面赤,舌红、脉数以及心胸烦热等症状。

如何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

心与脉管相连,脉管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腑也”。《六节脏象论》、《痿论》也分别说心“其充在血脉”、“心主身之血脉”。可见“心主血脉”是指心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气的作用。《素间·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藏之于心的这种“气”,就是推动血液循行的动力。现代医学亦认为心脏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器官,在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期间,心脏都在不停地跳动,不断地将静脉流入心脏的血液以一定的压力射入动脉血管中,推动血液循环,这与中医学的“心主血脉”、“诸血皆归入心”的认识有一致之处,同样深刻地说明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动力作用。 心与脉管相通,心气推动血掖在脉管中循行,所以心气的强弱可以从脉象上反应出来。例如,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脉运行畅通,其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为之正常。反之,女区心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表现心悸,脉细无力或涩,甚至节律不整而有结代现象。若心血瘀阻,则可出现心胸闷疼、颜面、唇甲青紫等现象。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皆指心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言。是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心灵论”脱胎而来的。这种用“心”来代表人的思维、意识活动、不仅在中医学中如此,哲学上、文学上也是如此。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直至今天专门研究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学科、则称之为“心理学”。《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民间常说的“耳不听,心不烦”、“心神不安”等等,都是把心作为思维、意识器官来看待的。正因人的思维、意识都由心主宰,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古人之所以说“心主神志”,是认为神是以精血为物质基础的。《内经》中说“心主血脉”、“脉舍神”,李东垣《脾胃论》说:“凡忿怒、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故也。心脉者,神之舍,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引文前部分说明精神情志与心的关系,后部分明确说明神依靠血液的濡养,血液依靠神的支持。另外又“肝藏血”、“肾藏精”、“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所以也都与神志有关,只是由于心主血脉便强调了心与神收关系。《灵枢·邪客篇》中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在《本神篇》中又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说接受外界事物,并给予相应反映,这一功能是由心来完成的。 正因为“心藏脉、脉舍神”,所以“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心血的盛衰及其变化,常影响,神的改变,而心神的变化也常常使“心主血脉”发生异常。如:心血不足,可表现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神志的异常,当以养心血安心神治之;又如营血有‘热,反映于神志上,则可能表现为神识昏迷,澹语狂言等,又当以清心安神治之。反过来,若因某种原因精神受 *** 神不安宁,也可引起心血在脉中流动加速,表现脉跳速率增加等。 下面就“心主神志”来谈谈中医对“脑”的认识。古人将脑称为“奇恒之府”,为“髓之海”《素间·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张隐庵在《脉要精微论》注解中说:“诸阳之神,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腑”。此外在《灵枢·大惑论》、《海论》中亦分别谈到了视觉听觉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脑的关系。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清代王清任又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考证,提出了“灵机记性在脑者,……;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把思维记忆、视觉、听觉、嗅觉、语言等功能归属于脑、这是中医学对脑的功能较全面的论述。 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分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时,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之本也,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他已将“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区分开。以此分析《素间·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便可知所谓“主”并非血肉之心,实是指中枢神经—大脑功能而言。

怎样理解心主血脉 其华在面和开窍于舌

意思就是说,血液之所以能够在脉 道中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情志)的推动,其版华在面:如果你权的心气虚则面色枯槁无华,长红血丝,长斑血不上容,血行不畅,严重的则面色青紫,开窍于舌:比如上火啦,那么你伸出舌头来看看,如果说舌尖发红,那么说明你心火亢盛,如果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就会引起尿少,排尿灼热,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

维持心主血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利

什么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哪些因素有关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功能。 血,指血液。全身的血液。脉,指血脉,血液运行的通道,与心脏相连,网络于周身。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主血:心主血功能包括推动血液运行和参与血液生成两方面。 一是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心脉自身皆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虽与五脏密切相关,但心的搏动泵血作用最为重要,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以发挥其濡养作用。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致心脏搏动过快而无力,或心阳不足,致心脏搏动迟缓而无力,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二是心参与血液的生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主要是指饮食水谷经脾胃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生为营气和津液,心为火,火色赤,营气和津液入脉中,经心火(即心阳)的“化赤”作用,变成红色的血液。 2、主脉: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脉,即血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与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充沛。其次,是血液充盈。第三,脉道通利。当然,肺之助心行血,肝之主疏泄调畅气机,以及宗气的盛衰,均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 由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位于胸中,所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反映于脉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感觉等方面: 若心之气、阳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可见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等。 若心之气、阳不足,血液亏虚,或脉道不利而血流不畅,则脉象细软无力或结代,面色无华或晦滞,舌色淡白或紫暗,并见心悸、怔忡等;若心脉痹阻严重,则见面、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甚则刺痛,脉细涩或结代等。 若心之气、阳亢盛或阴虚火旺,又可见脉数、舌红等症。

心主血脉

心有泵血功能,组织液由动脉血中渗出形成经络,人之生存无非气与血。

什么时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唯一条件

什么是心如血脉功能正常的唯一条件?这道题我答不上来,请医师给解答吧。

我们的思维都是人脑进行,为什么都要用人心形容呢?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得神则生,失神则。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 。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 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脑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脑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之气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人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肝脑相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神物为两,或变生他疾。脑肾相济: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

总之,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他四脏无关

“元神之府”指的是

由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导致心率的变化,从而体现在心跳或脉搏上。在古代,心理变化在大脑中的变化是无从探知的,所以人们就认为心理变化是受心脏节制的。在中国现存最古老权威的医典《黄帝内经》关于心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心藏神《素问 调经论》”的论述,所以古人一直以来认为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变化都是源于人心,受传统习俗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汉语言表述中,心理活动的来源被默认用人心里来表达。

中国人认识到大脑是精神活动的现存最早记载是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云:脑为元神之府。此后,关于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心理活动的来源的表述中渐渐出现了头、脑,直到现在,根据语言习惯心、脑并存。

古时候人以为是心来想事情的,所以用心了

以前我也以为古人不知道人是用大脑思考的,因为无论是在英文中还是在汉语里表达心情的不是brain和脑,而是heart和心。

我了解了一下,最早的脑解剖发生在18世纪初期。于是,我从当时和那之前的英文名著和中国古典诗词中寻找反例,很轻易就找到以下这些:

呼啸山庄

worrying my brain to guess what Jabes

Branderham would make of his subject

傲慢与偏见

since the disturbers of her brain were

removed

鲁滨逊漂流记

which indeed at first almost stupify'd my brain

狐狸和山羊

If you had as many brains in your head as you have hairs in your beard

又留别同院 张保胤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布袍破后思宫内,锦袴穿时忆御衣。鹘子背钻高力士,婵娟翻画太真妃。如今憔悴离南海,恰似当时幸蜀时。

早衰 范成大

早衰头脑已冬烘,信拙心情似苦空。

对每个例子都研究了一下,我觉得已经能够证明,过去的人也知道人是用大脑思考的。不过我仍然怀疑,他们认为大脑是用于理性思考,心别能感受 情感

人的精气神应如何调养?

该词组意思指的是脑。

脑为髓海,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所以被称为“元神之府”。

元神是道家术语,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等,是人神志活动的原动力。

在中医理论中,脑为奇恒之腑之一,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与脊髓相通,所以有“脑为髓海”之说。同时,脑与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被称为“元神之府”。

神庭简介

调养精气神

正心修身,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理想的起点。浮躁的我们,或许可以在其中找寻到医治内心深处彷徨、无助、无奈的处方。现代社会较之古时更复杂,节奏更快,人们在社会中找寻自己位置的时候面临的抉择也更多。人们要在抉择中判断,取舍,而社会的变化更让人们犹豫,让人们彷徨于如何自己命运的掌控。疲倦、劳累,为自己、为家人,为理想、为信仰。让自己在前进的路上,更自信、更踏实、更游刃有余;要让自己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肉体到心灵,去为可能面对的一切做好准备。正心修身,调养精气神对我们来说,或许会成为旅途中的加油站,既是路标又是动力。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怯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指出:"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因此,保养好精、气、神是我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这"三寡"则是养"三宝"的根本。

寡欲以养精

中医认为,"欲多则损精"。纵欲不但丢失过多的精液,同时也损及五脏之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浮发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亡随至"。历代医家都主张,养生之道要以保养精气为首务。《类经·摄生》指出:"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若纵欲,男则遗精、、阳萎、生殖无力,甚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精神不振、久则成痨。女则肾虚精亏、冲任不固、气血逆乱、崩漏下血、白带绵绵而下,不孕或流产、早产,甚至经血亏枯、经闭,面黄消瘦而成劳损之症。不仅如此,纵欲还可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古人把房事过度称作"伐性之斧",意指能砍伤人体,可造成年少早亡或未老先衰。因此,清心寡欲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寡言以养气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它具有动而不息的特征,维持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气的基本要求是少废话。因为人体内的组织细胞要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获得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而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通过血液从肺泡交换来的氧气,源源不断地被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中。一个人若是经常喋喋不休地大声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而百病丛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恶作剧以取乐,狂呼乱叫,嬉笑不已,这样只会损精耗气,使人精神飞驰,血气流荡,变生他疾。

寡思以养神

寡思,即是让人不要胡思乱想,以免用脑过度影响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至也?"中医里的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思虑过度则使人气机郁结不行,引起种种疾病。《内经》有"思伤脾"、"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之论述,常见心情不快、头目眩晕、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甚则出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女子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而致月经不调,甚至经闭等病证。久之则百病丛生,诸如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便接踵而至。"凡人不能无思",但要有个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更不要为身外之物煞费心思。这样才可以把思想负担尽量减轻,有利于达到"全神息虑",以防"神虑精散"。

 其实在知道如何调养精气神之前,我们就应该了解调养“精”“气”和“神”重在养什么。一起来看看。

养精重在养肾

因肾是藏精的脏器,先天的根本,《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不足常有精神呆钝,动作缓慢,发落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早退,舌光脉细等症。药养应当补肾填精,宜服左归丸。该方由山茱萸、熟地、山药、枸杞、菟丝子、牛膝、龟胶、鹿胶组成,每味6~10克,水煎温服,龟鹿胶兑汁,2日1剂,每服7~8剂,间隔数日,连服6~9月,多有效验。作预防养,每月缓服3~5剂。如用中成药药养,可服补肾丸,每次1~2丸,1日3次,淡盐汤送下,疗程与汤剂相同。

养气重在养脾胃

因脾胃是后天的根本,气血生化的泉源。《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足见养脾胃就是养气,养气就是养神。气不足常有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肢体倦怠,腹胀食少,大便稀薄,舌淡脉虚等症。药养应当补中益气,可服参苓白术散。该方由人参、白术、山药、砂仁、茯苓、桔梗、苡仁、扁豆、莲米、甘草组成,每味6~10克,水煎温服,2日1剂,每服7~8剂,间隔数日,连服2~3月即能获效。作预防养,每月缓服3~5剂。如用中成药药养,仍服参苓白术散,每次3~6克,1日3次,枣汤调下,疗程与汤剂相同。

养神重在养心脑

因心是藏神的脏器,脑为元神之府。肾脏能够生成骨髓,脊髓上聚于颅腔而形成脑。《图书编·脏腑诸论》说:“人之神发于目,寤则栖心,寐则栖肾。”足见养心脑实际上就是养心肾,养心肾就是养神。神不足常有精神不振,头晕健忘,声低懒言,动作迟缓,怠惰乏力,舌淡脉弱等症。药养应当补益心肾,须服安神定志丸合归肾丸。二方由人参、茯苓、熟地、枸杞、当归、杜仲、菟丝子、茯神、远志、龙齿、菖蒲、山莱萸、山药组成,每味6~10克,水煎温服,2日l剂,每服7~8剂,间隔数日,连服3~6月,常有良效。作预防养,每月缓服3~5剂。如用中成药药养,可服安神补心丸,每次2~3克,1日3次,白开水送下,疗程与前述汤剂相同。

结语:精气神是一个人生命的根本,所以我们不能轻视。精、气、神这三大生命支柱,相互资生,三位一体,既能自身调节,又可人为调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神庭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神庭穴的定位 10 神庭穴的取法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神庭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庭 1 拼音

shén tíng

2 英文参考

Shéntíng GV24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t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神庭 汉语拼音 Shenting 罗马拼音 Shenting 美国英译名 God's Courtyard 各

号 中国 GV24 日本 2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3 富耶氏 德国 LG23 英国 Gv24 美国 Go24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1]。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4 神庭穴的别名

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6 穴名解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1]。

神,指脑之元神。庭,宫庭,庭堂。本穴居头颅之上,脑在其中,而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的精神智能生发之处,故名之。意为此乃脑神所居之高贵处也。道经中有三丹田之说。《中黄经》以脑宫为上丹田,心宫为中丹田,腹胃为下丹田,也称上中下三庭。《黄庭中景经》注:“面有神庭。”《黄庭内景经》注:“神处其中则灵,灵则应,应则保身。”故神庭者脑神之宅,保身之堂也。此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分处,正当脑海前庭,为神居之所,神识所在,且居面之上部。《续博物志》云:“面者,神之庭也。”《淮南子》云:“神者,智之渊也。”主治烦闷恍惚,癫疾风痫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癫疾风痫……悸惊不安寐。”因名神庭。[3]

7 特异性

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1][2]。

8 所属部位

前头[4]

9 神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5]。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神庭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2]。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

神庭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神庭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10 神庭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处取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正坐仰靠取穴[1]。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5寸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是神庭穴[7]。

11 神庭穴穴位解剖

神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1]。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支[2]。

12 神庭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庭穴具有宁神醒脑、降逆平喘的功效。

神庭穴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作用[1]。

神庭穴系督脉、胃经和膀胱经之会穴,有清头宁神之功,主治癫狂风痫,惊悸不安[3]。

13 神庭穴主治病证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及高血压、疟疾等[1]。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鼻渊,癫痫等[2]。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失眠;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6]。

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痫[9]。

头晕目眩,鼻渊,鼻鼽,流泪,目赤肿痛,目翳,雀目,吐舌,角弓反张,癫狂,痫症,惊悸,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

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6]。

沿皮刺0.5~0.8寸[2]。

平刺0.5~0.8寸[10]

14.2 灸法

可灸[1][6][10]。

艾条灸5~10分钟[2]。

15 神庭穴的配伍

神庭穴配列缺治头痛[1]。

神庭穴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目赤肿痛[1]。

神庭穴配三阴交、神门治失眠[1]。

神庭配上星、肝俞、肾俞、百会,有补益肝肾,滋阴明目的作用,主治雀目,目翳。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有宣肺利窍,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鼻鼽清涕出。

神庭配兑端、承浆、有醒脑开窍,调阴和阳的作用,主治癫疾呕沫。

神庭配上星、睛明、前顶、太阳,治头痛目疾[6]。

神庭配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治失眠[6]。

神庭配本神、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治癫疾[6]。

神庭配风池、合谷、太冲,治小儿惊风[6]。

神庭配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足通谷,治鼻鼽、清涕出[6]。

16 特效 ***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和调理由重感冒或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昏、呕吐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针灸大成》: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方》: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类经图翼》: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

18 神庭穴研究进展 18.1 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痛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