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为元神之腑-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是哪位医家
一、病因病机
血管性痴呆是西医学的病名,在中医学中尚无相同的病名。“痴呆”一词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呆痴”,《针灸大成》则分别以“痴呆”、“呆痴”命名。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和《石室秘录》中称之为“呆病”。中医对痴呆的论述散见于“善忘”、“呆病”、“痴证”、“类中”、“郁证”等病。
明代以前对痴呆病尚缺乏明确的统一认识,各医家在论著中大多将其精神、意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临床症状及证治,分别归属于癫、狂、痫、郁、健忘、脏躁等精神情志病范畴,未明确该病的特征性,亦未有痴呆病门专论。
明代张景岳首次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立“癫狂痴呆”篇,并详细论述了痴呆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治疗及预后,其曰:“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异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变,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将痴呆病与癫、狂等病症明确地区别开来。又明代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风木太过,未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即对该病的病位、病机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论述。
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辨证录呆病门》中称痴呆为呆病,对该病论述甚详。关于病因,《辨证录呆病门》说:“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木制土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石室秘录卷六》云:“呆病,……虽有崇想之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痰势最盛,呆气最深”。关于症状,《石室秘录卷六》载:“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而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完,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无语而神游,背人言则低声而泣诉。与之食则厌薄而不吞,不与食则吞炭而若快”。“人有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则不受,与之类秽则无辞,与之衣不服,与之草木之叶则反喜”。关于治疗,陈氏在《辨证录呆病门》中提出:“开郁逐痰,健胃通气,则心地光明,呆景尽散也”。《石室秘录》还明确指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其创立的洗心汤、转呆汤、还神至圣汤等,至今仍为广大医家所推崇。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显然”,并提出了本病的饮食禁忌:“神呆脉沉,语言不甚明了……深戒酒肉厚味”。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从而对呆病的病因病位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
综古代医家所论,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年老脏腑渐衰、精血亏虚、气滞血瘀、痰阻清窍、气血逆乱、七情不畅、营卫不上荣于脑所致。脑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等五脏、气血、精髓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最终导致脑络瘀阻,脑府与诸脏腑之气不能顺接,脑失所养而渐至痴呆。
尽管多种原因可致痴呆,但其最终发病机制为二:一是大脑失养,一为脑络瘀阻,此二者为导致痴呆的直接因素。
二、辨证用药
本病共同的证候特点均表现为渐进加重的善忘前事、呆傻愚笨、性情改变3个方面。另据兼证的不同,临床可分以下六型辨证施治:
(一)肾精亏损
[辨证要点]智能减退,表情呆板,反应迟钝,头晕耳鸣,齿枯发焦,腰膝酸软,懈怠思卧,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弱。或伴有肾阴虚者,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口干欲饮,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肾阳虚者,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自汗,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等。
[治法]滋补肝肾,添髓健脑。
[方药]七福饮加减:人参、当归、炒白术、远志、酸枣仁、石菖蒲各10g,熟地30g,鹿角胶、龟板胶各15g(烊化),炙甘草6g。
方中重用熟地、当归补肾养血;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化生气血,用以强壮后天之本;远志、炒枣仁养心安神,补益心气;石菖蒲宣窍化痰;鹿角胶、龟板胶益精补血。共奏补肾填髓、养心益脑之效。
偏肾阴虚者,用左归丸加减。偏于肾阳虚者,以右归饮加减。若两颧嫩红,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者,熟地黄改为生地黄30g,加黄柏、知母各12g,以清热泄火。若少寐多梦,夜卧不宁,加夜交藤、酸枣仁各30g,以养心安神。病久可将本方制成蜜丸久服。
(二)心脾两虚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喃喃独语,疲倦无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气怯声低,舌质淡或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养心益脑。
[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当归、远志、石菖蒲、阿胶各10g,黄芪30g,茯苓、龙眼肉、酸枣仁各15g,炙甘草、木香各6g,生姜3g,大枣5枚。
方中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等益气健脾,补气生血;当归、阿胶补血养血;酸枣仁、茯苓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石菖蒲化痰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整个处方补而不滞。
随证加减:兼有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加熟地、山药各15g,以补肾益精;兼血瘀,肌肤甲错,舌暗脉涩者,加丹参30g、川芎12g,以活血化瘀;若不思饮食,舌苔黄厚腻,为脾虚生痰,郁久化热,先用黄连温胆汤,痰热去除后再用补益之剂。
(三)痰浊阻窍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精神抑郁,静而多喜,或默默无语,独坐向隅,呆若木鸡,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口多涎沫,或伴有肢体困重,神疲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多寐甚至嗜睡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沉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浊开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人参、白术、半夏、陈皮、茯神、神曲各10g,制附子6g,酸枣仁、石菖蒲各15g,炙甘草5g。
方中人参、炒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培补中气;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石菖蒲健脾化痰开窍;附子协参草以助阳化气,正气健忘则痰浊可除;酸枣仁、茯神宁心安神;神曲和胃。
若痰热明显,舌苔黄腻者,可用温胆汤,或用星蒌承气汤加减;伴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可加用生大黄5g,全瓜蒌15g,枳实、芒硝各10g;神思迷茫,表情呆钝,言语错乱者,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重用石菖蒲、郁金、远志各15~20g,化痰醒神;不寐易惊,烦躁不宁者,可用黄连温胆汤合白金丸(白矾、郁金);证属实热顽痰者,用礞石滚痰丸豁痰开窍;疾病恢复期,可长期用香砂六君子丸和二陈丸,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而治本。
(四)肝郁气滞
[辨证要点]神情淡漠,反应痴呆,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马虎,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胸胁胀痛,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伴有饮食减少,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化痰。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涤痰汤加减:柴胡、陈皮、川芎、郁金、当归、枳壳、芍药、半夏、茯苓、竹茹各10g,石菖蒲15g等。
本方由四逆散加川芎、陈皮而成。方中的柴胡、枳壳、陈皮、郁金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川芎、当归、芍药活血定痛,柔肝缓急;半夏、茯苓、竹茹理气化痰;石菖蒲化痰开窍。
嗳气频作,胸脘痞满不畅者,加旋复花、代赭石等以平肝降逆;伴食滞腹胀,消化不良者,可加焦三仙、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化滞;胸胁胀满,脉弦涩者,可加佛手、红花、桃仁等以理气活血通络;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症见头晕头痛,口干口苦,耳鸣,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滑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泻肝火。
(五)肝阳上亢
[辨证要点]智力下降,判断错乱,头痛眩晕,性情急躁,焦虑不安,心烦不寐,面部潮红,目干涩或目胀,口干口苦,咽干,或伴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眼歪斜,筋惕肉跳,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细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醒神开窍。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钩藤、黄芩、栀子、龟甲、石决明、川牛膝、茯神、杜仲、桑寄生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夜交藤、玄参各15g。
方中用生龙骨、生牡蛎镇肝潜阳,并配钩藤、天麻、黄芩、栀子、石决明以熄风清热;用玄参、龟板滋养肝肾之阴;重用牛膝引气血下行;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茯神、夜交藤安神。
寐多梦差者,可加合欢皮、酸枣仁各15g;语言不利者,可加菖蒲、郁金各10g;伴有口眼歪斜,可合用牵正散;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者,去玄参、夜交藤、龟甲,酌加地龙、水蛭、红花、桃仁各10g,以活血通络;大便秘结不通者,可加用生大黄、芒硝、虎杖、枳实各10g,以泻热通便。
(六)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表情呆滞,反应迟钝,甚则失语,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怪异,令其张口则脱衣,令其站起则伸舌等,或见意识模糊,或伴有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心悸怔忡,健忘多梦,局部刺痛,固定不移,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面色晦暗等,舌质暗红,或边有瘀斑,舌下脉络紫滞,脉细涩或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麝香0.1(分冲),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当归、郁金各g10g,石菖蒲、白芥子各12g,葱白5根,生姜3片,大枣4枚。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川芎活血化瘀通络;葱白、生姜合石菖蒲、郁金可以通阳宣窍;白芥子化痰。若配丸药当用麝香,以加强活血通窍之力。
若久病气虚,可加补气类药物如黄芪20g,党参、白术各10g;伴有血虚征象者,可加阿胶珠、当归、熟地各10g;言语不清或意识模糊者,重用石菖蒲、郁金各20g,加远志10g;若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者,可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通络;乱梦纷纭,心悸易惊者,可酌加远志、合欢皮、酸枣仁各10g,以宁心定志;瘀血已久,化热见呕逆者,可合橘皮竹茹汤加减以降逆止呕;肾虚遗尿者,可加淮山药、益智仁、桑螵蛸各10g,或服用缩泉丸。
以上所述脑血管性痴呆的辨证分型及治法用方,是以中国古典医籍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归纳而成的大致规范,临床实际情况肯定更为复杂,可两者并见,亦可三证并见,或所见症状超出以上范畴。如肝阳上亢可挟痰浊内阻,或兼见瘀血阻滞症状。总之,痴呆多为顽难之证,病理特点多为虚证或本虚标实证,其治更非朝夕所能奏效,对具体病人要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变通,切勿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临证当遵循“有是证则用是药”即可。
三、针刺治疗
目前血管性痴呆没有肯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探索非药物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针灸疗法因其激发经气、调理髓海、改善脏腑气血功能、开窍醒神的独特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
(一)体针
1.醒神开窍针法百会、四神聪、双太阳、上印堂、神庭、风池,每次选择两对穴位接电针。随证配穴:可选用脑户、神门、内关、大钟、足三里、三阴交、通里、太冲、太溪、肾俞、脾俞、中脘、丰隆等穴位,留针30min,每日一次。
2.化浊益智针法中脘、丰隆、内关用捻转泻法,涌泉、人迎、风池用捻转补法。施术3min,留针20min,每日一次。
上述两种针法为常用的针刺方法,辨证选用,15d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7d。
(二)头针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按国际标准头针穴选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1~3线(双侧)、颞前线、颞后线,颞前线及颞后线均双侧取穴。进针时针尖与头皮呈15°~30°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阻力减小,使针与头皮平行,沿刺激线再刺入2~3cm。留针30min,每日一次。可配合体针运用。
(三)耳针
取穴:神门、皮质下、肾、脑、枕等穴,每日一次,每次2~3穴,20次为一疗程。
中医是什么?
石 学 敏
石学敏,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在40余年的中医针灸学医疗、教学和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建树颇多,为中医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治学严谨,既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他曾荣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的“针灸学专家”、获天津市“七五”、“八五”、“九五”立功奖章及各种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9项,曾获何梁何利奖、求是科技成就奖及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等多项殊荣,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天津市政协常委等多项学术和社会要职,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医针灸学家。
(一)倡导辨证辨病相结合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很多疾病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近年来现代医学也提出“个体化医疗”的观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单纯的“辨证施治”也存在其临床中的缺陷,临床重复性差,不利于总结,不利于传授,非常不利于中医针灸临床研究。
中医证与症的不同。中医的证是指证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病;中医的症是指症状。因此,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施治”应该理解为辩病与辨症相结合的整体诊疗观。
石学敏院土根据此认识观点将“中风”、“音痱”、“面瘫”、“痴呆”、“郁证”、“胸痹”、“心悸”、“哮喘”、“痹证”、“痿证”、“胃脘痛”、“胁肋痛”、“腹胀”、“癃闭”、“淋证”、“不孕、不育”、“无脉证”等数十个中医病证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共同的临床症状,总结出疾病的基本病机,制定出规范性治疗主法,使同一病证中的不同证型,探讨出基本治疗原则及规范操作,结合辨证施治,加减用穴,临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并为现代医学中的部分常见病、疑难病的中医、针灸治疗开辟了一条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二)以“脑府”立论,创“调神”之法
中医的“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神”,仅指思维、意识、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等;广义之“神”,则泛指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同时,广义之“神”,也主宰一切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石学敏院士认为,祖国医学中的广义之“神”,应该包含了现代医学中的全部中枢神经系统。人体思维、意识、精神状态、认知能力、运动、感觉、语言、内脏功能等一切生命活动均为“神”所主。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但是,诸多医家已经认识到“脑府”与“神”的关系。明代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元者,起始也。所以,石学敏院士认为,中医脏腑是系统功能的归纳,虽然,理论上论述为心主神志,但是脑为神始。因此,调神腧穴除心经、心包经之外大多在脑府周围。临床与基础研究也证实,上星、百会、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等头部腧穴确实对大脑功能或脑组织供血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通过对中医理论中“神”与“脑府”的认识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扩展了“调神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比如:对于中风、音痱、郁证、痴呆、严重痛证、抽蓄、癃闭等证的“调神法”治疗收效甚佳。
(三)创立“醒脑开窍”针法,建立“石氏中风单元”
中风病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早在70年代末,石学敏院士就开始潜心研究中风病的中医病机规律和针刺治疗方法。他勇于探索,敢于对传统的中风病机观点提出置疑,在大量地临床实践中,提出了中风病的根本病机在于“肝风挟痰浊、瘀血上蒙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创新性认识,从而使中风的病机理论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在这一新理论的指导下,他提出了“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的新治则,从而确立了从脑论治中风,以取阴经穴为主的治疗体系,并在针刺手法上制定了明确的量学规范,改以往以取阳经穴为主,针刺缺乏明确量学规范的传统选穴原则及针刺方法,创立了“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他先后从脑血流、血液流变性、血脂代谢、脑电生理、脑组织化学、自由基损伤、脑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脑神经递质代谢、脑血管功能、形态及脑代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以至基因水平开展了深入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揭示了该针法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机制。由他主持完成的该项研究于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系针灸应用研究所获得的最高奖项,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在治疗中风的实践中,他不断地总结和完善,逐渐建立起了以“醒脑开窍”针法为核心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该单元疗法的特点在于,贯彻个体化治疗方案,科学合理的将中药、针灸、西药、康复、心理、膳食等各种疗法有机地结合,充分整合各种疗法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使中风的治疗形成了一个以“醒脑开窍针法”为特色的程序化的科学的综合治疗体系,本成果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推广项目。
(四)确立‘手法量学”新概念,开辟研究新领域
历代针刺手法在刺激量的计量方面概念模糊,缺乏规范量化操作。他在针刺治疗中风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础上总结了9种疾病的针刺量学规律,并通过严谨的实验研究,率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及两次针刺间隔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首次确立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和内涵,使传统的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此外,他对最常用的捻转补泻手法,根据捻转的频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补泻定义及规范操作,更新了“大拇指向前捻转为补,向后捻转为泻”的传统定义及操作。他主持完成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成果获19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
(五)重经筋发病、创经筋刺法
“经筋发病”在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临床多强调经络、脏腑发病。而临床很多疾病均可以隶属于“经筋发病”之内。比如:周围性面瘫、面肌痉挛、软组织损伤、肌肉萎缩、肌肉瘫痪等,这些疾病以经络脏腑辨证治疗,疗程长、疗效差。石学敏院士根据“燔针劫刺”的经筋病治疗理论,广泛应用围刺、透刺、排刺、阻力针法等刺法,临床疗效卓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
(六)擅刺络疗法、发刺络新旨
“刺络法”是针灸学古老治法之一,石学敏院士对刺络法的真谛充分领会,并挖掘创新,广泛应用于临床。石学敏教授认为:刺络法的功效在于化瘀、逐邪、活血、通络。因此,应用中务求“血出邪尽,血气复行”。所以,刺络法控制出血量是治疗的关键。为此,设计了刺络后加用玻璃火罐,以负压取血,控制血量的方法,取名为“刺络拔罐法”。该方法应用于临床诸多疾病,量学概念明确,操作简便,屡试屡验,部分病种可以收到奏效。比如:支气管哮喘刺络后即可哮喘平息;严重疼痛刺络后可立即止痛;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瘫、带状疱疹、痤疮、乳痈、体表炎症、深部静脉炎等均有非常理想的疗效。
(七)治疗痴呆、创立新法
90年代初他开展了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研究,创立了“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经采用国际公认的DSM-Ⅳ诊断标准对12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其近期改善率为73.44%,恶化率为16.40%,无变化率为10.16%,明显优于常规中西药物疗法对照组(都可喜+灯盏花素片),随访一年针刺疗效稳定率达72.9%。1993年以来他应用在国内首次引进的日本京都大学自然快速老化小鼠SAMp/8品系(以脑老化痴呆为主要特征),开展了一系列针刺作用机制研究。从行为学、自由基损伤、脑细胞过度凋亡以及脑细胞活性基因转录及调控水平揭示了针刺的主要作用机制。他主持完成的两项阶段性成果分别获1995及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针刺对老化痴呆模型鼠SAMp/8脑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于95年通过天津市科委成果鉴定,包括日本老年病学家、老化鼠发现者、京都大学笹川昌则教授在内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脑细胞活性基因转录及调控水平与脑老化关系研究,把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研究提高到基因水平。
(八)诠释古代医籍,归纳腧穴功效
古代医籍由于古汉语的理解给后世医家遗留诸多的争议,近百年来,对古医籍研究的学者颇多,研究重点多放在文理的争议之中。石学敏院士对古医籍的研究则与众不同,强调重视医理,而不拘泥于文理。将古医籍中有争议的论点、词句、条款拿到临床中验证,分析其临床中真正的含义。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即归纳、整理了《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是动病、所生病”深入的临床研究,总结出:“是动病”多为实证、急;所生病多为里证、虚证的观点。探讨了十二经病候中“瞀”、“臂厥”、“骨厥”、“踝厥”、“阳厥”、“喘喝”等证候的概念。并逐一将十二经证候在临床中印证,归纳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操作规范。在针灸治疗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为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诠释古典医籍树立了典范。
历代文献对腧穴主治只罗列病症而缺乏对穴位功效的概括。他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首次对14经脉的361个穴位的功效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理论体系。在腧穴研究的基础上对多种疑难病、危急重症的临床进行深入探讨,在假性延髓麻痹、病窦综合征、中枢性呼衰等疾病的针刺治疗及研究方面亦取得多项成果,曾获3项部市级科技奖。
(九)防治并重,开发专药、保健品
石学敏院士不仅在针灸学上颇有建树,也具有深厚的中医中药学功底,四十余年来他也潜心研究中医药,发展专病、专药。早在70年代他就开发出针洗1号(外用洗剂),对于软组织损伤、关节疼痛等病变具有非常好的疗效。针对中风病他先后研制出脑血栓丸、中风丸、软瘫丸、硬瘫丸、醒脑治瘫胶囊、化瘀通脉汤剂及注射液以及扶正口服液;益肾养肝口服液等十几种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到非常理想的疗效。2001年他主持研制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丹芪偏瘫胶囊”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中医药保健是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中医学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体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近年来他在中医药保健品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未,他根据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五行学说,即五脏五行的归属,五脏生理病理的特点,将有利于五脏保健的名贵中药萃取提纯,分别喷洒于各类中国名茶的叶面之上,制成袋装药茶,形成保健饮品“五行茶”,由于其采用独特的配方和先进的制作工艺,该产品在国外极受欢迎。他先后又研制了健脑带、益肾带等保健产品。
(十)创建基地、发展学科
石学敏院土主持创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临床科研医疗基地。70年代初他就致力于针灸临床科研基地建设,他提出“建立基地、培养队伍、多出成果”的学科发展方针,走出了一条以针灸科研带动医疗从而取得学术水平、学科队伍及社会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发展之路。他率领的针灸学科共取得科研成果37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22项。目前针灸学科以有针灸专业人员138名,病床达600张,已成为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教委的重点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并在全国各省市开辟了28个“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为我国针灸学科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十一)探索针灸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他摸索出一套适合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既强调理论学习,更强调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完善适应针灸当代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外语能力培养,取得3项教学及软科学成果,获1993年国家教委及1997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他作为天津第一位中医博导,已培养博士近30多名,均已成为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
(十二)开展国际交流,推动针灸走向世界
他曾先后45次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访问,代表我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11所大学及医院建立了长期科研、医疗合作关系。“石学敏针刺手法”系列教学录像带已译成英、日、德、法四种语言,发行到12个国家及地区。他作为大会主席,在我院主办了七届中国天津国际针灸临床学术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2)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它不仅关注疾病的表面症状,更关注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下面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进行详细解答:
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经络学说、脏腑学说、辨证论治等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极和五行相互作用而成,人体也是如此。气血津液理论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脉是人体内部的输送通道,是气血的流动之道。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它以五脏为中心,探究脏腑的功能、相互关系和对疾病的影响。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核心,强调个体化治疗和辨证施治。
诊疗方法:中医的诊疗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和针灸、草药、推拿、气功等治疗手段。四诊是中医的核心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脉搏、声音等病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针灸、草药、推拿、气功等治疗手段则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使用天然草药、按摩和调节呼吸来调理身体,恢复健康。
健康观念:中医注重保持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协调,强调防病于未病、治病于未病的预防观念,提倡“以食为先”、“和为贵”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上医治未病”的医疗观念。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黄帝内经》和《难经》等经典著作,而中医实践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从理论角度来看:中医是一种以中医经典为基础,通过观察、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维护和促进人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其中的每一学说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从实践角度来看:中医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拔罐等自然疗法和手段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学体系。中医实践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的整体状况,根据中医理论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和专业知识,如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医史文献学等。因此,学习中医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并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观察力、判断力、沟通能力等。同时,中医也是一门与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科,对于学习者的责任和使命感要求也非常高。
中医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医学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多个方面。中医注重以人为本、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理念,强调预防为主、调节平衡、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总之,中医是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但中医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零基础学习中医,可在昆仑藏钥中医资源网了解更多中医视频讲座资源。
一李时珍的作品有哪些?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三)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四)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页更多有关?《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的内容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
1、《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2、《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
《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中医典范之作。
3、《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扩展资料: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
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兄名果珍。李氏14岁中秀才,三次赴武昌乡试未中,遂专志于医。
李氏博学多艺,乡试失利后,从理学家顾日岩处学过经学。上自经典,下及子史百家,靡不阅览,对理学有很深造诣。李氏承家学,阅读医书,教授生徒,为贫民治病,多不取值。1548年,治愈富顾王朱厚之子,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被荐为太医院判。
1552年,李氏开始搜集材料,为编著《本草纲目》作准备。李氏编著《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李氏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达到一个新水平。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氏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
除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实际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系统分析,又进行了全面综合,而在分析基础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综合。
批判继承和调查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法。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
《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
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氏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中。
李氏躬亲实践,广泛向劳动人民学习,注意调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法。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氏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
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氏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非浅。
历史考证方法是李氏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知识。经过历史考证,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可不辨”。
李氏主张人定胜天,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
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氏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判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堪,“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李氏治学严谨,对未知事物,常用“未审然否”?“亦无所询征,妨附于子,以俟博识”,作为结语。
1578年,《本草纲目》撰成。1580年,李氏赴太仓访王世贞求序。李氏殁后,方得刊行。书印行后,节译成全译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诸种文字,流行全世界。英·李约瑟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濒湖脉学》1卷,撰于1564年。李氏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至于论脉,将24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数、动、滑划为阳,沉、短、涩、弱、微划为阴。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李氏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氏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尚著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证》等,已佚。《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著作。
百度百科—李时珍
奇恒之腑的脑
奇恒之府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因其形态上多中空类腑,功能上多“贮藏精气”似脏,既有别于腑,又不完全同于脏,故名之曰“奇恒之府”。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奇恒之府中除胆属于六腑、与肝相关外,余者与五脏、六腑皆无表里配合,此即奇恒之府有别于五脏六腑的又一特点。
奇恒之府皆有贮藏精气的作用,其与人的精神活动、气血的产生与运行、水谷饮食的消化与吸收、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其营养源于五脏精血,其功能的发挥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分述如下:
1.脑。脑居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功能有二:①贮藏脑髓。髓为水谷精微化生,沿脊骨上行入脑,而成脑髓。如《灵枢。海论》所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曰:“诸髓者,皆属于脑。”②主管精神活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荑》中说:“脑为元神之府”;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之说,并释曰:“今人每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云:“灵机记性在脑”。指出脑具有主司人的精神记忆,以及人的听觉、视觉、肢体运动等作用。故髓海充盈,则精神充沛,身轻有力,记忆力强;髓海不足,则精神萎顿,记忆力弱,运动失常。即如《灵枢。海论》所说:“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脑转耳鸣,则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古代医家将脑的功能归属于五脏,如《灵枢。本藏》曰:“五脏者,所以藏血气魂魄者也。”《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而“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因此,中医学将神的功能归五脏分属,而由心主司。五脏精血充足,则脑得所养,功能正常;若五脏功能失常,则脑失所养,功能失常。在临床上,脑本身的病变,主要从心、肾两脏论治。由于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故脑髓不足及其相关病变,如大脑发育迟缓,五软五迟,或久病房劳耗精而致精亏神呆(如小儿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或老年性脑萎缩等),多属于肾精亏虚、髓海失养,以补肾填精之法治之,常获卓效。而由于外感六*、内伤七情等阻滞气机,导致脑髓功能失常,如见癫证、狂证,及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等症,多属于心窍被蒙,或心神失常,当以清心泻,化痰开窍,或养心安神之法治之。
2.骨与髓。骨即骨骼,具有贮藏骨髓、支撑形体、保护内脏作用。髓即精髓,包括骨髓、脊髓、脑髓,具有充养骨骼、营养脑窍作用。由于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因此骨骼的生长发育、骨质的强弱及精髓的盈衰,皆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故《内经》有“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之合骨也”(《素问。五脏生成论》)等论述。由于“齿为骨之余”,因而牙齿的生长与病变,亦可以反映肾精的盛衰与病变。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髓有所充,骨有所养,齿坚骨壮,生长发育正常。如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所言:“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若肾精亏虚,骨髓化源不足,骨失所养,则见小儿齿迟、囟迟,骨软无力,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或老人,则见腰酸无力,足痿不用,或齿松易脱,或骨脆易折。
3.脉。脉指脉管,具有运行气血、壅遏营气的作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对此张景岳注曰:“壅遏者,堤防之谓也,犹道路之有封疆,江河之有涯岸,俾营气无所回避,是谓之脉。然则脉者,非气非血,而所以通行气血者也。”若脉道不通,则血瘀不行;脉道破裂,则血溢脉外。
脉的生理、病理主要与心脾两脏的功能关系密切。①心主血脉,“心藏血脉之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心者……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主血脉,血行脉中,心与脉相连,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血气运行的整体系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五脏生成论》)故脉的生理病理与心密切相关,并可通过面色反映出来。心气充沛,则脉道通利,血运正常,面红润泽;若心气亏虚,或心气阻滞,则脉道瘀阻,血运失常,症见脉来涩滞、面色苍白或紫暗。②脾主统血,具有加强脉的壅遏之力,统摄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温五脏。”沈目南在《金匮要略注》中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可见,脉管的壅遏营气、约束血行的作用,与脾的统摄密切相关。脾气健旺,统摄力强,则脉道壅遏力强,血行其道;若脾气亏虚,壅遏力弱,则血逸脉外,而见尿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经量多、甚至崩漏等症。
4.胆。胆位于右胁下,肝之短叶间,具有贮藏和排泄胆汁的作用。胆汁与饮食物的消化有关,故胆属于六腑之一:“胆者,中精之府”(《灵枢。本输》),胆汁是由“肝之余气”所化生,为“精汁”,“胆内盛精汁三合”(《难经》)。胆的功能有别于其他五腑,而类似五脏,“胆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精之府,盖以他腑所盛皆浊,而此独清也”(《类经。藏象类》),故将胆归于奇恒之府。因此在中医学中,胆是惟一的一个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的脏器。在生理上,胆的贮藏胆汁的功能与肝主疏泄密切相关;因此,胆的病理变化亦主要通过调节肝的疏泄功能进行治疗。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脑的功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头者,精明之府。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得神则生,失神则。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 。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 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脑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脑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之气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人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肝脑相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神物为两,或变生他疾。脑肾相济: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
总之,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他四脏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